机器人产业提升: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核心技术上的缺失是主要障碍。国内机器人产业要得到提升,唯一的途径是不断创新。
不断创新赢得市场
伴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并可以承担更多样化的工作,大到工业生产小到扫地煮饭,他们都能干得像模像样。如今,机器人在制造领域、应急救援、野外勘测、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作用正逐渐显现,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机器人舵机是服务机器人中关键的部件,我们根据机器人应用的需求进行定制研发,最终形成了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并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公司副总经理庞作伟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的确,通过此次大赛可以发现,如今,国内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研发企业及发明人都更加重视自主创新,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提交专利申请,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10月25日,本报记者以“机器人”为关键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到,2010年,我国发明人提交的机器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为2530件;到2013年,这个数字已达到4350件,3年时间增长近72%,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前列。其中,从地区来看,江苏、北京、广东是我国机器人创新的主要阵地;从发明人的情况看,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鸿海精密公司为代表的高校及电子制造企业是专利申请的主力军。
需求带动创新,创新赢得市场。数据显示,在专利申请量增长的同时,国内机器人的销量同样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65万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年销售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今年前3个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36万台,同比增长32.5%。同时,服务型机器人的市场销售也表现不俗,以吸尘机器人为例,2013年我国吸尘器机器人的零售量同比增长25.3%,零售额增长32.3%,成为家电市场的“黑马”。
缩小差距促进发展
虽然国内机器人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关键及核心技术上专利缺失,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国外进口。以在机器人制造中常用的RV减速器为例,中国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仅26件,且有效专利只有13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了专利47件,其中有效的26件全部是发明专利。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需要调动发明人不断创新的积极性,用知识产权保护发明人的劳动创造;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平台,改善研发与产业脱节的现状。”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佟国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促进我国机器人技术创新的开展,我国有关部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也先后出台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规划,将机器人研发提升到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我国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着力营造创新氛围,也有益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性能的全面提升、有效的专利保护使得机器人正逐渐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持续创新。”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李石向记者表示。
相关阅读:
·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 2015/10/21 14:18:36 ·欧盟提高对华光伏玻璃反倾销关税 将影响多达200家光伏企业 2015/8/18 16:1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国标有望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 2015/7/16 15:26:44 ·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存差异 锂电比超级电容每年多领6万 2015/7/3 15:20:41 ·LED驱动电源市场2015年或达35亿美元 将成为电源市场主力 2015/7/2 16:13:10 ·电力体制改革暨互联网+能源报告之(一):迎接电气能源新时代 2015/6/19 15:33:32 ·新能源汽车炒热锂电池 千亿市场待掘金 2015/6/2 16:08:29 ·福建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实行简政放权 2015/5/7 14:54:23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5/3/9 14:44:10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达到36%以上 2014/12/23 14:2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