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构建世界最大预警网
2014年10月20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宣布,在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应急办、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及其他市县地震部门等支持下,中国25个省市部分区域已建成5010个地震预警台站,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覆盖约6.5亿人,是世界最大预警网,该预警网将于两周后全面启用。
资料显示,在2013年初,中国地震局曾提出用五年时间建设具有5000余台地震预警监测仪的中国地震预警网。
该预警网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通过对地震波波形的监测、分析、汇总、综合分析,实现地震预警的有关参数计算和估算,生成地震预警警报,实现了地震预警信息的秒级响应发布。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地震预警的多途径发布,预警信息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广播、电视及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等途径进行发布。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融合现地法和异地法的预警技术、基于台站现场处理的预警技术、地震烈度的声音提示方法、基于IOS操作系统的预警倒计时方法、电视地震个体预警信息发布等技术属于世界首创。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介绍,该技术在吸收国内外,特别是日本地震预警技术并进行重大技术创新,经过汶川大量余震试验完善而形成的,“其关键技术指标(盲区半径、响应时间、误报率)世界领先,是国内目前唯一已服务民众和工程的地震预警技术。”
目前,该地震预警系统已连续预警景谷6.6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芦山7级强震等18破坏性地震,无误报和漏报。同时已逐步在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铁、化工、地铁、核反应堆等重大工程中开展地震预警应用。由此,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在预警网已覆盖区域,民众只需用手机下载应用软件,就能免费享受地震预警服务。王暾透露,还将与有关单位一起投入2000个预警仪,“优化已有预警网、完成新疆天山地震预警网建设并在每个县至少建一个烈度速报台站,全国具有烈度速报功能,提升震后应急能力。
王暾还表示,新建设的地震预警网将在2-3周内投入启用,所建设的预警网已展示了其预警、烈度速报和科研功能,并已在近期的破坏性地震中通过预警发挥了减灾实效。值得指出的是,减灾所将在近期推出基于所建预警网的地震速报功能,部分台站还具有前兆观测功能,能为地震预测积累资料。
相关阅读:
·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 2015/10/21 14:18:36 ·欧盟提高对华光伏玻璃反倾销关税 将影响多达200家光伏企业 2015/8/18 16:1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国标有望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 2015/7/16 15:26:44 ·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存差异 锂电比超级电容每年多领6万 2015/7/3 15:20:41 ·LED驱动电源市场2015年或达35亿美元 将成为电源市场主力 2015/7/2 16:13:10 ·电力体制改革暨互联网+能源报告之(一):迎接电气能源新时代 2015/6/19 15:33:32 ·新能源汽车炒热锂电池 千亿市场待掘金 2015/6/2 16:08:29 ·福建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实行简政放权 2015/5/7 14:54:23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5/3/9 14:44:10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达到36%以上 2014/12/23 14:2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