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当道 全球制造业展现三大趋势
在各国政策积极推动、各项技术逐步到位的联网时代下,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转型已势在必行,目的在降低生产维护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因应弹性生产及解决缺工等议题。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2018年全球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相关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美元。
拓墣物联网分析师刘耕睿表示,目前智能制造的三大发展趋势分别为制造业服务化、标准技术订定与智能管理建置。
因应大量客制化需求,制造服务业趋势兴起
传统制造业多以扩大经济规模及成本降低做为生存手段与竞争优势,然而网络及物联网兴起彻底改变既有模式,弹性化、客制化需求充斥市场,朝向少量多样且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趋势迈进。
此外,以产品为核心所衍生出各种加值服务也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目前常见的服务模式有以产品进行延伸,或是以解决方案角度出发。如奇异公司(General Electric)分别提供飞机制造商与航空公司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提供飞机制造商以零部件为主的维护与预防维修服务,另一则提供航空公司飞行数据分析、燃油管理、机队管理等管理优化服务。
标准技术订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现阶段智能制造技术多独立运作且多元复杂,因此标准化的沟通技术、界面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关键。刘耕睿指出,技术标准订定成为各国以及各家厂商的必争之地,若拥有国际技术订定权,对未来智能制造或智能工厂的发展将有实质影响力,进一步成为市场领先者。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皆积极布局,组织联盟的代表如开放互连联盟(OIC)、工业物联网联盟(II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刘耕睿进一步指出,制造业流程复杂、不易整合,各区域制造业型态也有所差异,所以因地制宜、本地化的标准协定仍有必要。然而台湾碍于市场规模,发展自家标准协定并不一定有其优势,因此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争取发言权,避免落后于世界潮流而错失商机。
新兴科技与大数据形成的智能管理建置引领产业革新
智能制造是由前端感测、物联网沟通技术、虚实整合系统、云端运算以及大数据分析所构筑而成的生产模式革新。前端感测负责设备系统内外的监视与资料收集,由网络传输至云端进行运算、分析与归类形成商业逻辑,再将运作指令下传至现场生产设备,藉由虚实整合系统的最佳化生产与智能化配置,配合物联网沟通技术来让实际的生产制造过程拥有多方协同、自我感知调控以及未来事件预测的能力。
刘耕睿表示,前端感测布建关键在于低成本、长时间以及耐环境,物联网系统在于多元复杂的系统相容与沟通技术,云端运算及大数据分析在于资料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模型演算法的精进,而虚实系统整合则是串接所有技术与导入现实生产的重要关键;整个智能化过程将重新塑造制造业的管理机制,更会从此改变产业链的样貌。
相关阅读:
·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 2015/10/21 14:18:36 ·欧盟提高对华光伏玻璃反倾销关税 将影响多达200家光伏企业 2015/8/18 16:1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国标有望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 2015/7/16 15:26:44 ·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存差异 锂电比超级电容每年多领6万 2015/7/3 15:20:41 ·LED驱动电源市场2015年或达35亿美元 将成为电源市场主力 2015/7/2 16:13:10 ·电力体制改革暨互联网+能源报告之(一):迎接电气能源新时代 2015/6/19 15:33:32 ·新能源汽车炒热锂电池 千亿市场待掘金 2015/6/2 16:08:29 ·福建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实行简政放权 2015/5/7 14:54:23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5/3/9 14:44:10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达到36%以上 2014/12/23 14:2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