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阶段性迹象显现良好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57.8亿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8月收窄8.7个百分点。1至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032.4亿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1至8月收窄0.2个百分点。
根据统计局分析,降幅收窄的原因主要是成本下降。首先,8月末人民银行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9月中旬又决定实施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再加上汇兑损失比8月明显减少,导致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增长明显放缓,同比仅增长1.9%,增速比8月回落22个百分点。其次,去年9月,部分油气田企业改变石油特别收益金核算列支方式,使营业税金及附加大幅增加,对今年形成较高基数。受此影响,今年9月,企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比下降9.9%,营业税金及附加较8月的同比增长3.3%大幅减少。再次,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加大,企业购买原材料的成本较产成品销售价格相对下降。9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8%,降幅比8月扩大0.2个百分点;而PPI同比下降5.9%,降幅与8月持平。
以上数据印证了早些时候一些机构“四季度经济能够出现阶段性企稳”的预测,为四季度制造业的阶段性企稳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基础。从大的方面看,利好制造业企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尽管GDP增速在四季度能否较去年同期回升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但是环比好转的迹象已经出现。一般意义上讲,经济增长回升会带动总需求增加,进而导致制造企业主动补库存行为增加。其次,随着美国加息可能性的降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企稳,国内总需求持续增长可能带来企业去库存压力相对下降,这都有利于PPI降幅收窄,进而维持工业企业利润回暖。
当然,预判制造业下一步能否真正企稳,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比如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好于预期,从生产端看,主要是服务业的增加值好于市场一般判断。这表明,即使四季度经济确实企稳甚至回升,更多的贡献也料将来自于服务业,相应地,经济企稳带来的需求增长也将让服务业首先受益。此外,受生产资料购置、前端库存储备、后端库存消化等多因素影响,PPI对工业企业的作用往往要滞后一段时间,因此,工业价格的即期改善带来的可能仅仅是短期利好。价格端更主要的变化在于,PPI负增长已经持续超过3年,上游利润恶化开始向下游传导。
相关阅读:
·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 2015/10/21 14:18:36 ·欧盟提高对华光伏玻璃反倾销关税 将影响多达200家光伏企业 2015/8/18 16:1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国标有望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 2015/7/16 15:26:44 ·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存差异 锂电比超级电容每年多领6万 2015/7/3 15:20:41 ·LED驱动电源市场2015年或达35亿美元 将成为电源市场主力 2015/7/2 16:13:10 ·电力体制改革暨互联网+能源报告之(一):迎接电气能源新时代 2015/6/19 15:33:32 ·新能源汽车炒热锂电池 千亿市场待掘金 2015/6/2 16:08:29 ·福建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实行简政放权 2015/5/7 14:54:23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5/3/9 14:44:10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达到36%以上 2014/12/23 14:2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