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机器换人”难达预期 配套服务亟须跟上
尽管在“机器换人”方面出现了这样的苗头,但机器人业界并不对此盲目乐观。“市场的确很大,但我个人感觉‘机器换人’还没有到完全解决了经济性的时候。”深圳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乌守保也透露,对于美的来说,单点机器人,技术不高、投入划算的都做了。今后更多是系统性需要的资金量更大,对于内部管控的挑战也会加大。“我们很关注投入产出,不能影响经营业绩,不能增加消费者成本。”乌守保说。
的确,在“机器换人”过程中,眼下有个突出问题是,低端行业的高端机器人应用,比如卫浴五金(打磨抛光)。
也就是说,这类行业生产方式非常落后传统、行业领域非常广、市场空间非常大,对价格极其敏感,但这方面的机器人复杂程度却远大于焊接等机械人。
“它要求机器人本体防水、防尘、防爆,对控制的要求包括力控制、离线编程等,而工艺上则要求曲面规划、打磨等,非常复杂,导致成本也极高。”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
对于这类企业,如果盲目赶时髦进行“机器换人”,哪怕是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恐怕也会因为高投入导致生存危机。
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之一的ABB公司中国总裁顾纯元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政府补贴,“运动式”地推进“机器换人”,效果依然难以达到预期。
顾纯元认为,制造类企业以及政府不能光从“换人”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机器人,而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利用机器人来改变工艺生产流程、解决制造周期、成本以及整个工艺流程的问题,让产品更有竞争力,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政府更应该积极培育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因为机器人本身提供的是一个系统。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副经理张振惠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说, “如果新产品找不到下游做集成的合作伙伴,或者找不到解决方案,机器人推出去还是没有用的。”
毕亚雷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目前影响“机器换人”进度的除了机器人本身制造技术上的突破,更应该补足机器人推广应用服务的短板。这其中包括维修、工艺改造适配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原来这家工厂买机器人来做电脑,但做了两年想转做手机,能不能够将原来的机器人快速改造适应新的工作任务,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毕亚雷说,这方面的市场非常广大,也是中国众多自动化企业的机会。
相关阅读:
·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 2015/10/21 14:18:36 ·欧盟提高对华光伏玻璃反倾销关税 将影响多达200家光伏企业 2015/8/18 16:1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国标有望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 2015/7/16 15:26:44 ·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存差异 锂电比超级电容每年多领6万 2015/7/3 15:20:41 ·LED驱动电源市场2015年或达35亿美元 将成为电源市场主力 2015/7/2 16:13:10 ·电力体制改革暨互联网+能源报告之(一):迎接电气能源新时代 2015/6/19 15:33:32 ·新能源汽车炒热锂电池 千亿市场待掘金 2015/6/2 16:08:29 ·福建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实行简政放权 2015/5/7 14:54:23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5/3/9 14:44:10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达到36%以上 2014/12/23 14:2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