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制造2025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

资讯信息2015/4/10 15:23:13

    《中国制造2025》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既智能制造。中国政府引导中国制造业全面转型,而未来十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决定性十年。

    中国的智能制造与德国的工业4.0相比较,总体方针一致,但内容却有所差别。在中国,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大、劳动力缺失等要素,成本上涨较快,迫切需要推进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国的自动化水平和自动化程度跟德国和美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不能一味效仿德国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思维来推动。

    毕竟,德国工业4.0背后有企业巨头西门子,西门子领先制造企业正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框架,建立包含设备、仓储系统和工业产品的全球性网络,引领了工业4.0的发展。西门子德国安贝格EWA与西门子成都工厂SEWC就是西门子在通往工业4.0之路上的最新实践。与其相比较,中国在推进智能制造的浪潮下,却缺少了这样的世界级企业率先铺路,无论技术还是理念有所缺失。中国的制造业主要表现在缺少核心技术,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核心原材料依然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强;环境资源承载过大,已经不可能支撑高速发展;制造业总体仍处在中低端,指标落后、产能过剩等。针对这些问题,唯有发展创新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智能制造,同时将德国的生产过程和美国的互联网服务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