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变为被尘封的美梦
雾霾天气的频发,公众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使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希望所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把推动和普及新能源汽车作为了一项重点工作。但是,即便是在政策的力推之下,新能源汽车推广任务的完成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
对此,不管是业内专家还是普通的消费者,都普遍认为,除了技术、价格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大障碍。
但是,就在有人因为担心充电难而迟迟不敢入手电动车,有人购车后“吐槽”有车找不到充电桩的时候,笔者却在位于北京南五环外的亦庄看到了这样的一幕:30座充电桩一字排开,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无人问津。据在附近上班的李先生说,从去年冬天建成以来,除了偶尔能看到一辆车停在那儿充电,其余时间这个充电站都空空如也。
在随后的了解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北京,在上海、深圳等地也同样存在。据媒体报道,在上海目前已经建成的充电桩中,使用率不到7%。这也就意味着,有超过九成的充电桩都处于闲置之中。
而早在2010年就发文要求各住宅区普通充电桩按住宅区现有停车位的5%进行基本配置的深圳,虽然有不少小区都按照规定安装了充电桩,但是利用率同样相当低。在一些试点小区,不少充电桩要么积满尘土、无人问津,要么已经损坏而无人维修。有些充电车位甚至已经被划为固定车位,被非新能源汽车占用。
一面是有车无处充电,一面则是大量已建成的充电桩无用武之地,因为闲置而浪费。这样的怪现象,为何会在大力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当下,在多地频频出现?
在笔者看来,这种尴尬局面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渠道的不通畅,导致不少电动车主不清楚充电桩的布局,因而造成使用中的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在目前已建成的充电桩中,有不少都属于环卫或公交系统的专用充电桩,并不对公众开放。而这些专用领域的使用频次毕竟有限,因而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而要想解决上述这两方面的问题,有两项工作亟待突破。一是搭建一个充电桩的信息平台,将所有的资源呈现其上,方便车主查询、使用;另一个则是在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的同时,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使更多的充电桩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中,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
众所周知,在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有限的情况下,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仅仅单纯依靠增加充电设施的数量显然还远远不够,而搭建一个完善、高效、布局合理的充电服务网络才应该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所要突破的关键。
相关阅读:
·中国装备制造业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 2015/10/21 14:18:36 ·欧盟提高对华光伏玻璃反倾销关税 将影响多达200家光伏企业 2015/8/18 16:13: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国标有望于今年8月正式发布 2015/7/16 15:26:44 ·新能源公交车补贴存差异 锂电比超级电容每年多领6万 2015/7/3 15:20:41 ·LED驱动电源市场2015年或达35亿美元 将成为电源市场主力 2015/7/2 16:13:10 ·电力体制改革暨互联网+能源报告之(一):迎接电气能源新时代 2015/6/19 15:33:32 ·新能源汽车炒热锂电池 千亿市场待掘金 2015/6/2 16:08:29 ·福建省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管理实行简政放权 2015/5/7 14:54:23 ·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已跃居世界第一 2015/3/9 14:44:10 ·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达到36%以上 2014/12/23 14:29:11 |